定義 : 人們難以入睡,或難以持續睡眠,或在隔天清晨一覺醒來對睡眠沒有飽足感及重獲精力的感覺。
分類 :
依照時程-
1.短暫性失眠 :
此現象大部分只有一個星期,通常因為情緒上的激動、重大的壓力,或者是跨時區的睡眠調整等,都會造成失眠的反應。
2.短暫期失眠 :
此現象較前項時間為長,大約是一至三個星期。會因情緒上受到更嚴重的衝擊而導致延長失眠的反應。例如至親的喪禮,情侶之間的分手等。
3.長期性失眠 :
已演變為慢性疾病,通常大於三個星期。會造成此現象為有一些潛在病因,比方說焦慮、憂鬱症,又或是重大壓力事件的後遺症所導致。例如經歷戰爭過後的軍人
依照性質-
1.入睡困難型 :
超過30分鐘尚未入眠就是失眠的現象。
2.睡眠中斷型 :
無入睡困難的症狀,但容易在睡眠之中醒來,時睡時醒。
3.清晨清醒型 :
睡覺時很容易就入眠了,但卻在凌晨二、三點時就清醒。
原因 :
1.生理問題 :
較常見的是因為疼痛而失眠,例如重大手術過後,肩頸痠痛。甲狀腺亢進、過敏、又或是頻尿也都會造成失眠。
2.心理問題 :
為常見的原因。憂鬱,焦慮或是創傷徵候群都是主要原因。而嚴重的精神疾病,例如思覺失調、嚴重的憂鬱症也是導致失眠的原因。
3.刺激物的使用 :
咖啡、茶類、酒精、可樂及帶有對中樞有刺激性的藥物,會造成失眠。值得一提的是,有些處方用藥也會導致失眠現象發生,例如減肥藥裡常含有類似安非他命的成分,就會影響到睡眠。另外有些抗高血壓的藥物,緩解鼻塞的藥物,這些也會讓精神狀況變好,比較不容易入眠。
治療 :
1.養成良好睡眠習慣 :
(1)睡眠時間是讓隔天覺得有精神,不要賴床。太長的睡眠時間反而會睡不好。
(2)睡前禁喝咖啡、茶、酒及抽煙等刺激性行為。
(3)養成睡眠規律性,即使放假或退休後,也要像上班時一樣安排規律生活。
(4)佈置適當的睡眠環境,例如燈光柔和及舒適的床墊。盡量減少被干擾,除了睡覺外避免躺在床上看電視、打電話、討論事情等。
(5)白天要規則的運動,多安排有興趣的活動。午休避免過久或時常小睡片刻、打瞌睡,晚上睡前則不要做劇烈運動。
(6)睡前避免吃太飽或喝太多飲料,因肚子太脹或夜間頻尿會影響睡眠。若有胃疾或胃部不適而影響睡眠者,睡前之小點心卻有助睡眠(但不要太多)。
(7)當睡不著時,試著喝一杯溫牛奶、吃些點心或洗個溫水澡,可幫助入睡。
(8)不要強迫自己入睡,如果躺在床上超過三十分鐘仍然睡不著,就起床做些溫和的活動直到想睡時再睡。
(9)老年人比年輕人睡眠時間短和淺,是正常的生理變化,不須過分擔心。
2.藥物
安眠藥的使用 :
傳統的安眠藥依藥效長短有短效、中效及長效。對於入睡困難者,可考慮用短效或中效安眠藥。對於早醒或維持睡眠困難者,可考慮用較長效安眠藥。但因每個人體質的差異,對藥物的反應及副作用差別很大,故有時需一段時間的調整與適應。而且也不建議長期服用藥物來幫助入睡,因為會容易造成藥物耐受性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