家有失智老人 照顧五撇步
黃菁萍職能治療師/高雄市立大同醫院復健科
一 生病了,想在哪裡被照顧?
居家照顧者可利用政府資源,申請或聘雇居服員,協助照顧服務、居家清潔或陪同就醫等,減少負擔也增進照護品質。機構居住,也是一種選擇。一般人有將長輩送機構就是不孝的印象,其實應思考如何給患者最適當的照護。若家中環境無法給予好的照護,尋求機構照顧,如日照、安養之家等,都是不錯的選擇。
二 居家環境安全嗎?
三 失智需要復健嗎?
四 規律作息有幫助?
大部分失智患者都有睡眠不規律與情緒問題,例如睡眠斷斷續續或日夜顛倒等。建議白天多曬太陽、多運動,許多研究證實,失智患者曬太陽,能穩定情緒並改善夜間躁動,維持睡眠持續性。訂定規律日常,例如盥洗、吃飯、洗澡與休息時間,鼓勵患者做簡單家務,例如整理床鋪、飯後擦餐桌等,維持作息規律及活動量,有助情緒平穩與睡眠品質。
五 失智者難溝通?
失智者的整體認知功能退化,不只記憶力、空間感與時序感,連帶語言理解能力都受影響,甚至對家人的溝通方式不再熟悉,容易產生衝突。照顧者要主動改變溝通方式,例如說話時,眼對眼、面對面,確定患者明確理解意思,減少誤解;使用語句直接並簡短;少用問句,多用肯定句。例如叫長者吃飯時,不用「要吃飯嗎?」,而改成「來吃飯囉!」放慢語調,避免情緒性用語,以同理心溝通,更能避免衝突。
照顧失智者除了愛與耐心,更需要找對資源與方法,用對方法勝於盲目照顧,用對資源減輕照顧者的負擔,也能維持失智者與家屬的生活品質。
原文出處:2017-09-26聯合報 https://health.udn.com/health/story/10696/2722423?from=udn-referralnews_ch1005artbottom |